• 145475阅读
  • 35回复

细雨下箬绕雷山(上下篇)

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离线
等级
养猪专业户
发帖
1519
银元
2463
好评
168
在线
2568 小时
注册
2010-04-16
登录
2024-02-26

回复本贴 只看楼主 站内短信 倒序阅读
楼主   
       细雨下箬绕雷山(上)

       H  篱边


        昨夜雷雨心惊,凌晨骤雨梦醒,原本以为出了梅季会有个明朗的天,可叹,近日仍是连日大雨闷头浇,据说今年遭遇“厄尔尼诺”现象,南北气候将反常,南方会雨水偏多,果不其然。人文群的水上游活动始于2011年,初游西苕溪,接着,前年东苕溪、去年是运河,今年则选择去长兴港。怎奈?月有盈亏,天有阴晴,此事总难全,“南太湖人文群”第四回水上游活动,还是按预定计划于7月13日冒雨登程。

       晨起雨微,登艇启航。沿河西行出三里桥水闸,过城东大桥,湖州闸门又迎面而来。舷左忽现城南岘山,清代在此建“九贤祠”,立《郡侯筠塘陈公去思碑》,纪念明朝贤守陈幼学建桥修塘。今存清《杨公德政碑》,为百姓感念同治湖州知府杨荣绪在任十年,拓碧浪湖,疏北塘河及城河的功德。

      北上穿越金湖、清河双桥,河边待拆的老街烟火尚存,两岸新建的楼盘数里连营。西苕溪真像一条七弯八绕的盘龙,“龙首古院”旁依龙湾,殿望龙山,旧为东桥衙门庙,供奉唐代湖州刺史吴从众,因其在杨家庄修过水利,乡民竟念他千载。今殿内新塑吕纯阳等神像,属道教龙门派。据查,唐开元二十八年,吴从众在湖任职,旋即又赴任苏州。宋《吴兴统记》载,吴从众任苏州刺史时,应民意之请,割太湖洞庭三乡与湖州乌程换平望乡。记起太湖东桥村旧有桥联云:“地跨中塘通两浙,罗安二脉接三山”,因宋时苏州、湖州同属“两浙路”。

     小艇依龙溪蜿蜒行进,经霅水桥,过铁路桥,就进入长兴港,但两岸仍属湖地弁南。古时穿越弁山就是在霅水桥附近靠岸北往,翻大岭即弁阳坞,宋《癸辛杂识》载,曾有“叶氏石林”园。民国海派书画家“白龙山人”王震,归葬霅水畔之白龙山。1958年,湖州钢铁厂崛起于杨家埠,转炉车间就在白龙山麓,同年,“长牛线”铁路延伸段也由此过境,由“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八师”负责施工。2005年,宣杭铁路复线建成通车。2013年底,铁八师原师首长的亲属为追寻先辈曾经的光辉岁月,特地从北京赶来湖州,并在三天门寻找到仅存的师部大礼堂和几间当年的营房,铁道兵徽志挺立颓墙似无字的丰碑。

       穿过弁南大桥,见管家村闸,往前系乌陵山,山阳建青峰观,因年代久远,仅存地名,但依山为陵者大都等级较高,传弁山有西陵山,长兴有胡陵山。离八字桥入长兴境,远瞻白鹤岭、乌龟山、吕山一路绵延,山因矿业而被万剐,堆出繁华的新浦东;发电厂的冷却大罐,吐着灰烟点亮光明。吕山,控三水之汇,果然万夫莫开,传三国时吴将吕蒙讨严白虎屯营于此。

       小艇穿过吕山大桥逆水正北直上,南见铁路桥,北望高铁桥,恰好都遇到货列与客车经过,势若迅雷,不及掩耳!当我们回过神来,已近古邑长城。春秋时吴越争霸,吴王阖闾之弟夫概在今雉城东南两里处筑城,至晋武帝太康三年,自乌程划三乡建长城县,遂成今之“太湖望县”。

       箬溪,此溪源出南北青、白两岘岭,汇于小浦段为合溪,小浦至雉城镇段雅称画溪,是长兴的人文源流。这南来箬水到此直角转弯拐处是龙脉所在,故得名龙潭湾,小艇右转顺流东行下箬段,前驶数里即“陈皇故里”。自幼打鱼习武的陈霸先,好读兵书,身经百战,终成陈朝霸业,史称南朝陈。其出生地诏立为天居寺,俗呼下箬寺,浴帝“圣井”尚在。明归有光知县撰《圣井铭并序》碑赞武帝:“恭俭勤劳,志度弘远,江左诸帝,号为最贤。赫然陈祖,大业光灿。”陈《舆地志》云:“县南五十步有箬溪,夹溪生箭箬,南岸曰上箬,北岸曰下箬,二箬皆村名,村人取下箬水酿酒,醇美胜于云阳。俗称‘箬下酒’。”












3条评分好评+3
集乐轩主人 好评 +1 APP点赞 2017-06-18
kobe81kobe 好评 +1 PC评分 2014-07-15
哂喭呾咽叻 好评 +1 PC评分 2014-07-14
下载南太湖手机客户端,畅聊湖州新鲜事
 
IP: 浙江   发表于: 2014-07-14 19:29:59 举报
离线
等级
养猪专业户
发帖
1519
银元
2463
好评
168
在线
2568 小时
注册
2010-04-16
登录
2024-02-26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IP: 浙江   发表于: 2014-07-14 19:30:13 举报
离线
等级
养猪专业户
发帖
1519
银元
2463
好评
168
在线
2568 小时
注册
2010-04-16
登录
2024-02-26

       细雨下箬绕雷山(下)

         H篱边


       “绿萝僧院孤烟外,红树人家小阁西。”

       下箬两岸植被较原生态,雨余水涨,汪波荡漾。长兴港旧名新塘港,1975年冬,出动13万民工共开挖土方515万立方米,防洪灌溉,拓展水运,为日后的航运利好奠定下基础。小艇行约数里,眼前豁然开朗,太湖打鱼船杂泊,五色的彩旗耀眼,时近正午,渔村婚宴的爆竹恰好声震,似为我们壮行,群立甲板,受宠若惊,细雨渐歇,艇靠新塘。

       新塘,既是渔村也是蔬菜、田桑之乡。北岸大雄教寺面南临水而筑,为近年重修,殿西榉树参天,旧称海安寺,似与渔民敬奉的海神娘娘有关,现在是供弥勒、三世佛,观音的佛寺。今庙里行法会,信众云集,香火正旺,一心念佛,通宵达旦,信仰有时候就是简单地重复,若能坚持一生就是得道。这金碧辉煌的大法会场景,无疑为我们的阴雨行摄添光加彩。接下来是走村,路过村里仅存的堂屋,侧门内望,漆黑一片,惟见庭园紫薇开得如火如荼。正堂后壁内嵌神龛,周边有墨画遗迹。中午,我们在新城小街用餐,分坐两桌食湖鲜。

       据村民说,新塘口旧有三孔石拱桥,后为适应交通而改水泥曲拱桥。我们出村登艇起航,横空出世的百叶龙大桥气势非凡,大桥全长1441米,主体合拢于2010年底。听说湖州的暴走群与骑行队经常从太湖山庄出发来此往返。

       小艇驶离新塘,融进浩瀚的太湖。约半个多小时后,传说中的大雷山才显露真身,但平坦如一大盘青葱的大雷山,其势无法与状若神龟的小雷山媲美。大伙前呼后拥上得岛礁,齐腰高的如茵荒草覆盖全岛,蜻蜓似微缩直升机成群盘旋。群友“老道”身先士卒,背压芳草,仰看苍穹,令人想起电影《红高梁》里的著名桥段:“妹妹,你大胆地往前走,哇……”,惜无mm参演只能作罢,就象这一望无际的大草甸,也因无云朵相配而索然。我们沿着环形的水泥埂道走了大半圈,荊棘萧森,从萝弥蔓,脚上不时被柴藜所刺痛,好在周边裸露出一些断崖,面目峥嵘,绝似南宋马远、夏圭笔下的“江山半壁”,小中见大,聊以自娱。

       南朝梁吴兴刺史吴均《吴城赋》:“古树荒烟,几百千年,云是吴王所筑,越王所迁,东有铸剑残水,西有舞鹤故尘,萦具区之广泽,带姑苏之远山。”是状写长兴之佳篇,叹,天象欠佳而景无可观。别绿岛,入茫茫,天水皆混沌。小艇顺着插满小旗的航道,向着湖州方向进发。忽见成群的湖鸥,滑翔于艇之四周,为这单调的湖景平添几分灵动之气。

       视觉被屏蔽,能开启遐思。汉时皋伯通筑皋塘,晋时太傅修谢公塘,宋代胡宿建百里塘,明代长兴县臣再砌石堤。翻检史籍得知,古来湖州并非风调雨顺之地,命震泽底定,驯苕溪龙王,都是历代官民与天地奋斗而得来。近年走村看庙读碑,我发现乡民与文人衡量贤守的标准不尽相同,民间更看重的是官员打黑除恶与兴修水利的政绩,毕竟对于个体草民而言应对“人祸天灾”才是最无能为力之事,替民解忧方为德政。明《吴兴掌故集》论水利“自非为父母官,力主其事”,“民可乐成,不可谋始”。当下的“环太工程”、“五水共治”,也无非是薪火相传,利济后代。中国人的顺应自然,从来就不是碌碌无为!特为参加4年来“南太湖人文群”的几次水上游活动,发点浅悟,与尔分享。





1条评分好评+1
玉米婆婆 好评 +1 PC评分 2014-07-16
IP: 浙江   发表于: 2014-07-14 19:30:46 举报
离线
等级
养猪专业户
发帖
1519
银元
2463
好评
168
在线
2568 小时
注册
2010-04-16
登录
2024-02-26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IP: 浙江   发表于: 2014-07-14 19:32:14 举报
离线
等级
养猪专业户
发帖
1519
银元
2463
好评
168
在线
2568 小时
注册
2010-04-16
登录
2024-02-26


       夏圭,南宋画家。字禹玉,临安(今浙江杭州)人。早年画人物,后来以山水著称。他与马远同时,号称“马夏”。宁宗时任画院待诏,受到皇帝赐金带的荣誉。他的山水画师法李唐,又吸取范宽、米芾、米友仁的长处而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。虽然与马远同属水墨苍劲一派,但却喜用秃笔,下笔较重,因而更加老苍雄放。用墨善于调节水分,而取得更为淋漓滋润的效果。在山石的皴法上, 常先用水笔淡墨扫染,然后趁湿用浓墨皴,造成水墨浑融的特殊效果,被称作拖泥带水皴。传世作品有《溪山清远图》《西湖柳艇图》《雪堂客话图》等。




IP: 浙江   发表于: 2014-07-14 19:52:56 举报
离线
等级
农场主
发帖
1785
银元
2543
好评
258
在线
3210 小时
注册
2010-07-21
登录
2023-03-31
这沙发舒服
IP: 浙江   发表于: 2014-07-14 21:03:11 举报
离线
等级
三级太湖渔民
发帖
175
银元
2287
好评
9
在线
382 小时
注册
2005-03-22
登录
2019-01-07
"中国人的顺应自然,从来就不是碌碌无为!"  
1条评分好评+1
361181853 好评 +1 PC评分 2014-10-02
IP: 浙江   发表于: 2014-07-14 21:12:20 举报
离线
等级
三级太湖渔民
发帖
179
银元
205
好评
7
在线
22 小时
注册
2011-02-24
登录
2020-09-23
真是好贴!转载了  
IP: 浙江   发表于: 2014-07-14 21:47:02 举报
离线
等级
六级太湖渔民
发帖
351
银元
489
好评
34
在线
231 小时
注册
2011-12-31
登录
2020-08-04
顶。要是对这些图有个解释就很完美了。
IP: 美国   发表于: 2014-07-14 22:32:30 举报
离线
等级
村计生主任
发帖
7302
银元
7667
好评
239
在线
779 小时
注册
2013-12-26
登录
2024-03-08
板凳也舒服
IP: 浙江   发表于: 2014-07-15 09:30:48 举报
快速回复
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,建议存为草稿
公告:如果您的回复没有立即显示,可能自动进入审核,一般5分钟左右会审核通过,请见谅!
 
上一个 下一个